漫谈古琴那些事(二) 我有嘉宾

[复制链接]
查看6825 | 回复0 | 2022-6-6 15:12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6e72f0bd0debb00f75acaa2da8626bfc.jpg

中华民族本土器乐大多是用一个字来称呼的,诸如琴、管、笙、笛、萧、埙、磬、缶,而琵琶、唢呐、二胡、扬琴就是外来乐器。琴棋书画的琴指代的是古琴,这大约在上世纪初,西方钢琴引进了中原大地,为了区分才把这种木作的长1.2米左右、宽6寸、七根弦、13个徽的琴称古琴,又唤作瑶琴、玉琴、丝桐、绿绮。古琴属于八音中的丝,音域宽广,音色深沉,余音悠远,长1.2米换算成尺寸恰是3尺六寸五,代表一年365天,古琴上下宽6寸,代表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上、下六合,13个徽位可以理解为一年12个月,再加四年1个闰月;古琴形制分琴额、肩颈及好看的腰腹,抱一张琴如同抱得美人归。面板、底板本身就长得天圆地方、高山流水的气象,有着中华文明的雍容静雅,当然能当国礼送给外国元首。

65daaf35ecf2ddff0ea5c51ddc29d08e.png

20世纪七十年代末,地球人向太空发射了一只在宇宙中长时间漫游的航空器,其中就保留了一首完整的管平湖先生演奏的琴曲《流水》。在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新时代,古琴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,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,焕发出人文之香的独特魅力。古琴自远古走来,历史源远流长,史料记载:“昔者伏羲氏既画八卦,又制雅琴”;“伏羲见凤凰栖于梧桐树上,乃削桐制琴,以返天真也”;“神农之初制、尽声变之奥妙”;“琴有清角者,黄帝之琴也”;“炎帝作五弦琴,以定群生”;“昔日舜作五弦之琴,以歌南风”。“从丝附木上,琴瑟之象”,轻轻拨动细弱、坚韧的蚕丝,师法自然,中得心源,与天地同流,与万物同化。自神农、伏羲氏、尧舜禹、炎帝、黄帝个个都推崇古琴,竹简木牍,青铜铭文,有文字考证而非空穴来风。后来周文王为悼念儿子伯邑考加了一根文弦(第六弦),周武王为讨伐商纣王加了一根武弦(第七弦),亦称作文武七弦琴。

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,同时他还是一位身兼多艺的音乐家,善歌、弹琴、鼓瑟、击磬、精通于乐。他晚年回到鲁国着手“删诗书、定礼乐、修春秋”,著书立说。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等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《诗经》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,分为风、雅、颂三类,先秦称为《诗》或《诗三百》。孔子曾概括《诗经》宗旨为“无邪”,并教育弟子读《诗》以作为立言、立行的标准。在古代交通不便、言语风俗不通的情况下,如此长时间的、南、北、东、西、中有目的采集和整理,一定有举国之力的支持。“古有采诗之官,王者以观风俗、知得失,自考正也”,“诸侯采之贡于天子”,周代时候诸位公卿献诗是为天子“听政”、“考其俗尚之美恶”。古代考察一个地方官员是否勤政、民风是否淳朴,不需要总结报告长篇大论,只是唤人拿来一床古琴,抚琴一曲,因为乐能述道,乐能致道。
《论语》也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: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,夫子莞尔笑曰:“杀鸡焉用牛刀”?子游对曰:“君子学道则爱人,小人学道则易使也!”乐通性情,最直接迅速感化人心,人听了雅乐之后,能获得通和之心。《孝经》有两句话,充分反映了乐教的作用。:“安上治民、莫善于礼;移风易俗,莫善于乐”。礼为天地之序,节制人的言行举止;乐为天地之和,让内心和悦。大型活动,都是先奏国歌,尔后才进入会议流程,礼乐并重,乐在礼先。孔子闻“韶乐”,三月而不知肉味;传说“韶乐”为舜帝南巡,听了南方之乐为之沉迷尔后所作,尽善尽美的乐曲赛过好吃的肉,令人回味无穷。


6a9d3f20728fbf4ed155298dcaaa8e40.png

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”,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战争。古琴被三皇五帝个个青睐有加,缘于古琴在祭祀中的重要作用。当天下“果实不成,多风而阳气蓄积,万物散解”之时,天子率诸侯抚琴“以来阴气、以定群生”。无论是神的启示,还是人的智慧,在某个春日暖阳或风清月白之夜,淸微、虚远、舒展、激扬的琴声奏响,于丘壑山谷中久久回荡。山岳为之止住松涛,江河为之平息波浪,刹那间琴成为人与神、人与自然的灵媒和信使,沟通天地、感知阴阳甚至参悟色空。阳光下凤凰翩跹着锦缎般的翎子,把采自九霄的风雨之声化育琴弦上的和雅、宏亮、清丽、幽远,抚琴一曲礼敬天地、君臣,这便是中华礼乐文明的开始。“琴调而天下治,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,无若于五音者”,此处五音便指古琴。“琴为圣乐,当以道言,非以艺言”,琴道与天地相通,与万物相融,与人事相合。


c89e9f39d0c31a76b5f486f7360ad436.jpg


非常感谢您的阅读,请您把文章分享给更多朋友

关注平台收听未来,查看历史消息分享更多精彩
         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