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返回

古琴吟诵 汉魏晋诗第十二课 曹操《短歌行》...

抱歉,购买后可以观看!

购买课程

4 人在学

手机版扫码

扫码访问手机版

关注 21938人气|1粉丝

详情

章节

问答

笔记

更多


      汉魏晋诗第十二课


              曹操《短歌行》


聊完《龟虽寿》和《观沧海》,陶渊明和颜延之意犹未尽,不由纵情吟唱:


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? 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

慨当以慷,忧思难忘。 何以解忧?唯有杜康。

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 但为君故,沉吟至今。

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。 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

明明如月,何时可掇? 忧从中来,不可断绝。

越陌度阡,枉用相存。 契阔谈䜩,心念旧恩。

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 绕树三匝,何枝可依?

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。 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。


       颜延之道:“有人说《短歌行》作于赤壁大战前夜(建安十三年,公元208年),我不以为然,决战在即,作为最高统帅,不运筹帷幄,还在感慨生命如露水般转瞬即逝,岂不谬哉?我觉得全诗多处出现‘忧’,和北征乌桓归途系列诗作迥异,更像失志落魄者之心声,愚以为应是赤壁惨败,曹操回到许昌,多受朝野质疑,他进入到心灵蛰伏期(公元209-210年)所作。此时曹操虽蛰伏,仍想着‘掇月’,‘天下’,可见豪迈大度之志在,慷慨雄壮之气在!


陶渊明颔首道:“《短歌行》主旨,多倾向渴求贤才说。曹操性格洒脱真实,极富个人魅力,身边围聚了当时如郭嘉、荀彧等众多政治人才,建安七子等众多文学人才。但我总觉得54岁的曹操,饱经沧桑世事,手下谋士如云,何至于口口声声地喊着嚷着?亦有人认为是及时行乐。但曹操雄才大略,怎么可能老沉醉于喝酒解忧上?我们要看到曹操乱世枭雄的一面,也应看到他能欣赏生命之美的诗人的一面。作为有着强烈文人个性的诗人,越能感受生命,越想挽留短暂的生命。如果我们像读《龟虽寿》和《观沧海》一样,尝试从生命意识的角度来读《短歌行》,会不会有新发现呢?”


      颜延之兴奋地道:“好想法,这样能打开一片新天地:该喝酒时就喝酒,能放歌时就放歌(《广雅》云‘对,当也’,二字互训)。因为人生能有多长?人生的价值能有多少?《汉书》里李陵对苏武说过‘人生如朝露。’的确,早上露水,什么都没来得及做,就被晒干,消失时它心中应该是很痛苦的吧。但我们比它又能好多少?”


陶渊明道:“人生苦短是诗歌永恒而重要的主题。孔子云‘未知生,焉知死?’人的生命只有一次。没有来世,不会轮回。诗人儒士勇于直面只有几十年的苦短人生,所以最珍惜生命,进而扩展到珍惜宇宙间的一草一木,一沙一水。万物一体,同生共荣。露水之苦,与我同心。也正因为苦短,更要让生命的每时每刻过得有意义,这是多么积极的生命观!”


颜延之接着道:“所以,能慷慨的时候就慷慨,能抓紧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抓紧去做。慨叹人生苦短的忧思缠绕心头时,就以酒解忧吧。”


陶渊明道:“曹操对《诗经》熟稔之极,化用诗中,如水乳交融。就像《子衿》中情郎青色的衣领总在那女子心中晃动一样,就像《鹿鸣》中鹿群鸣叫呼朋引伴一般,你们这些嘉宾的到来,让我当然很快乐。但是,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,却让我一直咀嚼品味,找不到答案,让我更加忧心不绝,因为那问题的答案,就像天上的月亮,明亮地挂在那儿,为何只能遥望而无法触及摘取呢?”


颜延之道:“这样去理解,开篇‘人生几何’,‘去日苦多’‘忧思’‘解忧’等内容就能落实,且一脉贯之。也就是说,曹操反复咏叹‘忧’,是渴求贤才之忧,更是慨叹生命之忧啊。所以,故交好友远道跋涉而来,屈驾问候,欢宴畅叙离别之情,让曹操更感慨聚少离多,时光飞逝,曾经那样的诗酒少年,白马扬鞭,意气风发,如今都成为美好的旧日回忆。”


陶渊明道:“曹操就是曹操,他永远会把目光投向浩瀚的星空。抬头看天上那月,在稀少星星的映衬下,更显明亮皎洁。我们每个生命个体,不正像在这苍茫天地间孤飞的乌鸦吗?不断盘旋,想落到树上,但绕树飞了几圈后,却发现没有可以栖息的树枝。我们不停出发,不息寻找,寻人生的价值,觅生命的意义,却找不到生命的栖息处。”


颜延之道:“曹操心胸阔大,气魄雄伟,很快就从生命的哀思中跳脱出来,回到建功立业实现壮志的正道。《管子》里说,山不满足于已有的高,海不满足于已有的深。周公不满足于已有的功业,吃一次饭竟然都因为怕会失去人才而三次中断,如果能获得像周公一样天下归心的功业,也就实现了生命价值了吧。”


陶渊明道:“我们要感谢曹操。‘人生几何’,真是千古一问!在他之前,虽然有屈原的《天问》,问宇宙奥秘;有《离骚》,求忠君爱国。而曹操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问,喊出了千百年来每代人的大疑问:我们孤独面对天地,如何找到短促渺小生命的终极意义?”


颜延之咂舌道:“曹操真是了不起。我还有一个小疑惑,渊明兄,你看曹操写盛宴款待嘉宾,可是中间插写明月和忧思,后面又接故友来往,最后又回到明月,诗意是不是不够贯通呀?”


陶渊明拍拍他的肩膀,投去赞许目光:“好发现。曹操富有革新精神,他的许多诗作,只是套了个乐府旧题,瓶子里装的都是他的新酒。他的思绪在有限的宴席和浩阔的宇宙中来回变换,时而抒生命感慨,时而化用《诗经》诗句,时而叙主宾欢宴,时而描星月鸟鹊,读来并不感觉凌乱,这是因为全诗都围绕生命价值而写,读来感觉顺畅自然。像曹操这种有大胸襟大气度的诗人,不为俗世所拘,写诗如行云流水,顺其自然,没有此等胸襟气度可学不来。”


颜延之道:“我还发现《短歌行》用韵奇特,全诗八个韵,惟第五个韵‘月’‘掇’‘绝’都是入声韵,而其他七个韵均为平声韵。”


陶渊明两眼放光,大声说道:“延之,你眼光越发毒辣了,韵的变化其实正是情绪的流转。你看开篇的‘当’是开口音,平平道来,猛地炸开,自然引出千古一问‘人生几何’。‘去日’是入声字,慢慢收音。‘慷’‘忘’‘忧’‘康’,四个打开的平声韵,拉长吟唱,仿佛一直在徘徊,在纠结,在寻觅,在思索。接着引用‘子衿’和‘鹿鸣’,典意恰当,‘心’‘衿’‘萍’‘笙’等韵也好,鼻音有亲密感,正适合表达主宾融洽。当曹操的思索回到生命,觉得人生苦短,时光无几,最痛苦最深沉的忧愁自然就流露出来了,‘来’字拉长,忧思绵延开去,最后用‘不’和‘绝’两个入声字,猛地顿住,痛苦感让人深刻铭记。”


颜延之道:“曹操精通音律,你看他后面一说到朋友,就是亲密感强的韵,一回到生命思考,就是略带哽咽感的唇齿音。”


陶渊明道:“是的。当然诗的结尾是昂扬向上的。‘山’‘高’‘公’等字都是开口音,很有一种开阔宏大之意。尤其是最后‘天下’二字,需要长张大嘴巴,但收在了‘心’这个闭口音上,能让人感觉包举宇内之心。全诗的音和韵婉转起伏,既细致入微又慷慨苍凉,和情感配合得很好。”


      两人又不由自主纵情吟唱,这次吟得更好,诗的内蕴和气象传达出来,仿佛眼前巍巍然飘来一位沉雄豪壮的幽燕老将!


      (凌子春  原创  汉魏晋诗 系列小说)



笔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