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杰:北京历史上的古琴家耶律楚材

2019-8-9 17:43| 发布者: 琴研会| 查看: 4261| 评论: 0

摘要: 走进颐和园东门,沿仁寿殿南侧前行,在昆明湖东岸,文昌阁以北,有一座大门西向的院落,这里就是耶律楚材祠。这是一所双层套院,院中三间北房是祠堂,室内有一个比真人还略显高大的塑象,并置一张长条供桌。门前竖一 ...


     走进颐和园东门,沿仁寿殿南侧前行,在昆明湖东岸,文昌阁以北,有一座大门西向的院落,这里就是耶律楚材祠。这是一所双层套院,院中三间北房是祠堂,室内有一个比真人还略显高大的塑象,并置一张长条供桌。门前竖一通二米多高的石碑,碑上刻着乾隆皇帝的御制诗,和汪由敦题写的墓碑记,旁边还立着一个石翁仲。从这个松柏常青的庭院东侧北行,便是又一层院落。三间北房里堆起一座几米高的土红色巨冢,这就是耶律楚材及其续弦夫人苏氏合葬的坟墓。

       耶律楚材(1190-1244年),字晋卿,晚年号玉泉老人,佛号湛然居士。他是辽朝皇室后裔,先仕于金,后投效于蒙古政权,历经太祖、拖雷、太宗、乃马真后四朝,效力蒙古政权达26年之久。耶律楚材17岁时即“书无所不读,为文有作者气”,后终成为博及群书,旁通天文、地理、律历、术数及释老、医卜之说的饱学之士。耶律楚材从小学习古琴,曾先后跟随宫廷琴待诏弭大用、苗秀实学习操缦,能熟练弹奏50多首琴曲,通律吕。1222年,耶律楚材在随成吉思汗西征途中,曾得旧宫殿门坚木三尺许,将其斫制为一张琴,琴声清越,耶律楚材非常喜欢。种种事实都反映了耶律楚材深厚的琴学修养,称他为“琴家”是毫不过的

       耶律楚才是元代著名的大政治家,是精通琴学和佛经的学者。他虽然是契丹族人,却是个生于北京、葬于海淀的地地道道北京人。他曾经在玉泉山下生活过多年,著有《湛然居士文集》十四卷。在他的《湛然居士文集》中收录其作品776篇,其中杂文58篇,诗歌718首。在诗中他记录了大量的有关音乐的有价值的史料。但记录最多的还是古琴,他痴于琴,癖于琴。对于他来说,“愿与人间万事疏”、“惟有琴魔降不得”。他的一生中,琴是与他朝夕相伴的挚友。他在《冬夜弹琴颇有所得乱道拙语三十韵以遗犹子兰并序》中就指出:“有我春雷子,岂惮食无肉,旦夕饱纯音,便是平生足。”  

       古琴是中国历史悠久、最具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传统乐器。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文人修身养性的工具和完美人格的象征。耶律楚材曾研习过大量琴曲,尤长于《水仙》一曲。耶律楚材在诗中说:“几时重会燕山首,一曲临风奏水仙”。他也擅长弹《离骚》,“一曲《离骚》一碗茶,个中真味更何加,香销烛尽穹庐冷,星斗阑干山月斜”。耶律楚材还擅长弹《广陵散》。他的《弹广陵散终日而成,因赋诗五十韵并序》是古今咏琴诗中气势颇为磅礴的一首。他在该诗中写道“……亡身志慷慨,别姊情惨戚,冲冠气何壮,投剑声如掷。呼幽达穹苍,长虹如玉立。将弹怒发篇,寒风自瑟瑟。琼珠落玉器,雹坠渔人笠。别鹤唳苍松,哀猿啼怪柏。数声如怨诉,寒泉古涧涩。几折变轩昂,奔流禹门急。大弦忽一捻,应弦如破的。云烟速变灭,风雷恣呼吸,树作拨拉声,指旁轰霹雳。一鼓息万动,再弄鬼神泣……”    耶律楚材的琴技非常高超,并能领悟到其中的真谛。在长期的古琴演奏实践中,耶律楚材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琴论思想。
    耶律楚材认为,弹奏古琴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应当是平易自然,提倡古雅,反对俗艳。在平易自然的基础上,达到“叩弦声自无中出,得勾思从天外还”的境界。这就是强调弹奏古琴的意境在于自然,而不是琴本身而已,即“元来底许真消息,不在弦边与指边”。对于那些取媚世人,专事雕琢的古琴音乐,耶律楚材则提出了尖锐的批评:“须信希声是大音,猱多则乱吟多淫。世人不识栖岩意,只爱时宜热闹琴。多著吟猱热客耳,强生取与媚世情。纯音简易谁能识,却道栖岩无木声。”耶律楚才的这个追求对我们今天的琴人仍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。

       耶律楚材认为弹奏古琴是修养身心的一条途径。常人都有喜怒哀乐,而此时弹奏古琴就可以排解自身忧愁。他以自身为例,指出:“高趣酿成真有味,烦襟洗尽了无痕”,“居士闲弹《止息》时,胸中郁结了无遗”。弹奏古琴除了可以排解忧愁,还有助于排除一切淫邪杂念。他在《弹广陵散终日而成,因赋诗五十韵并序》中就指出:“时复一弦歌,不犹贤博弈。信能禁邪念,闲愁破堆积”。他还在《鼓琴》一篇中也谈到:“呼童炷梅魂,索我春雷琴,何止销我忧,还能禁邪淫。”这些都表达了古琴可以修养身心的观点。

耶律楚材精通音乐,禀赋很高。“湛然有幽居,只在闾山阴。茅亭远流泉,松竹幽森森。携琴当老此,归去投吾簪。” 对于琴的审美,耶律楚材完全秉承了道家的“大音希声”和“淡兮无味”的美学观,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。

       在《文集》卷十《对雪鼓琴》一诗中他描绘了群豪雄高谈阔论饮酒做诗,却无一人能识他心的悲凉心情。尽管被人笑成琴癖,耶律楚材仍然义无反顾的追求“逍遥自在,自然返真”的道家修真之道。

       耶律楚材的家庭也是一个与禅宗渊源很深的家庭。他拜曹洞禅宗青原派23代法嗣万松行秀为师,苦修三年,“大会其心,精究入神,尽弃宿学,冒寒暑、无昼夜者三年,尽得其道”,并取法号为湛然居士,主要以修习禅定为主,主张用参究之法“守心”、“观心”,彻见心性之本源,明心见性,而不大注重研习佛教经典。耶律楚材一生潜心参禅,修习养素之道,置生死于度外,视富贵如浮华。悠悠岁月,困扰于人世间繁杂事务中的耶律楚材是如何除尘秽,免去人之躁心、矜心、利心、欲心等一切妄念而修身参禅,以佛治心的呢?

       他是这样阐述修持方式的:“宴息穹庐中,饱食无用心。读书费目力,苦思嫌哦吟。樗蒲近博徒,围棋杀机深。洞箫耗余气,蓁筑恶郑音。呼童炷梅魂,索我春雷琴。何止销我忧,还能禁邪淫。”“居士闲弹《止息》时,胸中郁结了无遗。”因此琴家常以琴理喻禅、以枯木入禅乃至“藉琴以明心见性”,故琴素有“琴道”、“琴禅”之称。他在诗中通过琴与禅、琴与声、音与念乃至音乐的审美情趣与准则等内容,体现了佛教无我、性空、顿悟、明心见性等思想,其文朴素流畅、空灵纯明,具有浓郁的禅意。

宋朝皇帝徽宗赵佶,也特别热衷于琴。在他的宣和内府中设立了一个“万琴堂”,收藏天下名琴。而唐代雷威所制的“春雷”琴,为“万琴堂”之首。

  “唐琴第一推雷公,蜀中九雷独称雄……吴越百纳云和样,春雷亦见宣和宫。”这是清末著名琴家杨宗稷咏唐代雷琴之句。其提到的“春雷”琴极为珍罕,乃唐代著名琴工雷威制造,琴身连珠式,造型饱满,有唐琴之“圆”;琴音韵沉厚清越,兼得松、透之美。北宋覆灭之际,金人掳掠宫中文物艺术品整整装了2050车运往燕京,可见其财富之巨。其中,春雷琴正是宣和内府“万琴堂”中所搜罗的天下古琴神品之最,也随着来到燕京,收藏于承华殿,题铭“承华殿春雷”,深得金章宗喜爱。金章宗完颜璟可谓视琴如命,尤其迷恋春雷琴,“临终时挟之以殉”。然而在地下仅埋藏了18年,春雷琴就又复出于世,“略无毫发动,复为诸琴之冠”,成为了元宫中的珍宝。入元宫后,春雷琴被赏赐给了当朝宰相、大琴家耶律楚材。耶律楚材非常喜欢春雷琴,曾多次在诗中提到它,如“有我春雷子,岂惮食无肉”。

        当然,万事万物皆为身外之物,无论何种奇珍异宝,终是借来看守数十年。耶律楚材深谙此道理,他死后,有人曾污蔑他,说:“公为相二十年,天下供奉,皆如私门。”蒙古乃马真后便派遣卫士去其家中抄查,结果搜得财物却出乎意料的少。而对于春雷琴这样的旷世珍宝,耶律楚材亦不会挟珍炫奇。他早已将将春雷琴赠予他最尊敬的佛法大师万松老人。

       正如他在《投老》中所描绘的那样:囊里瑶琴架上书,个中真味更何如,伴间美竹千竿许,养老田园二顷余,睡起焚香诵圆觉,兴来缓轸品幽居。夕阳半下山偏好,吟入烟霞穏跨驴。

       如今,我们在颐和园参观耶律楚才祠时,为北京地区历史上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古琴家感到自豪。耶律楚才用智慧、用诗歌、用古琴确实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过卓越的贡献,是值得我们敬佩的古琴家。

 韩杰,北京琴人,在郊区农村长大,1968年高中毕业回乡参加农业劳动,1984年职工大学毕业。曾在公社生产组任农业技术员,在乡文教办任主任兼文化站站长。从小喜爱民族乐器,吹箫、拉二胡、打扬琴、弹古筝,曾多年从事农村群众文化工作,多次发表小说、散文及人物通讯,发表摄影作品多幅,加入中国摄影家学会。其所在的海淀区温泉文化站曾被评为北京市先进文化站。

  1992年调民进中央机关工作,广泛接触文化教育界人士,受益匪浅。1994年师从古琴大师陈长林先生学习古琴,刻苦专注,爱琴至极,进步较快,能弹古今三十曲。1997年开始边学习边教授学生,至今已教授古琴学生三百多人,广受学员好评,其中多有学有所成者。

  2008年从民进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岗位上退休后,全力投入古琴事业。创建闻天阁古琴馆,主持七贤汇古琴雅集,自号柘庵居士,倾心进行古琴演奏、教学及琴学研究。发表论文《古琴的修身与养生》、《琴曲解题——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》,并多次进行琴学讲座。

  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器乐学会常务理事、副秘书长,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,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,北京市古琴文化研究会常务会长。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